内蒙古专升本公共课考试科目包括大学语文、英语、思想政治理论和计算机基础。每门科目的满分为50分,总分为200分。内蒙古专升本语文考试真题2024年整理参考如下。
内蒙古专升本语文考试真题2024
一、单选题(1.5分*10)
1.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()
B.辐射兴高彩烈
2.作者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,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,________,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。()
A.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
3.描写湘西世界作家的是
A.沈从文 B.鲁迅C.老舍D.钱钟书
4.下列选项中,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()
A.以便宜置吏
便宜
5.不属于关汉卿作品的是
A救风尘B拜月亭C西厢记 D.窦娥冤
6.“遥望洞庭山水色,白银盘里一青螺”,运用的修醉手法是(
A比喻B拟人C夸张D.拟人
7.巴金的家春秋是哪三部曲()
A.激流三部曲B.激荡三部曲C.爱情三部曲D.农村三部曲
8.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不正确的是()
B.《巴黎圣母院》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现实主义代表作
9.关于夏天的诗句是()
A.映日荷花别样红
B万条垂下绿丝缘
C爆竹声中一岁除
口万紫千红总是春
10.不同隶属机关所用的文件()
A.函 B.请示C.报告D.通知
二、文言文阅读(本题共两小题,每小题3分,共6分)
呜呼!盛衰之理,虽曰天命,岂非人事哉!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,与其所以失之者,可以知之矣。
世言晋王之将终也,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:“梁,吾仇也;燕王,吾所立;契丹与吾约为兄弟;而皆背晋以归梁。此三者,吾遗恨也。与尔三矢,尔其无忘乃父之志!”庄宗受而藏之于庙。其后用兵,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,请其矢,盛以锦囊,负而前驱,及凯旋而纳之。
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面告以成功,其意气之盛,可谓壮哉!及仇雠已灭,天下已定,一夫夜呼,乱者四应,仓皇东出,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,君臣相顾,不知所归。至于誓天断发,泣下沾襟,何其衰也!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?抑本其成败之迹,而皆自于人欤?
《书》曰:“满招损,谦得益。”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,自然之理也。故方其盛也,举天下之豪杰,莫能与之争;及其衰也,数十伶人困之,而身死国灭,为天下笑。夫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,岂独伶人也哉!作《伶官传》。
1.下列选项中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()
B.函梁君臣之首函:木匣
2.文中引用《尚书》“满招损,谦得益”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是()
D.演绎论证
三、现代文阅读(本大题共6小题,每小题3分,共9分)
我以为,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,而是都江堰,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,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,站远了看,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,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。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,而在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、内蒙一带,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,淡淡的夕照、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,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、对岁月、对民族的巨大惊悸,感觉就深厚得多了。
但是,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,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。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,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。如果说,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,那么,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。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,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发众输送汩汩清流。有了它,早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,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,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。因此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。有了它,才有诸葛亮、刘备的雄才大略,才有李李白、杜甫、陆游的川行华章。说得近一点,有了它,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。
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,而是细细浸润、节节延伸,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。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,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。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,它却卑处一隅,像一位绝不炫耀、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,只知贡献。一查履历,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它,就是都江堰。
节选自《都江堰》
1.下列对加点词语“濡养”的解释正确的是()
D.精神滋养
2.作者写都江堰的目的是()
A.创造精神B.奉献精神C.团结精神D.奋斗精神
3.作者运用最典型的写作手法是()
拟人对比
四、写作题(20分)
广大青年一定要坚持理想信念。“功崇惟志,业广惟勤。”理想指引人生方向,信念次定事业成败。没有理想信念,就会导致精神上“缺钙”。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方向,………理想指引方向,信念决定成败,………
当代大学生应该在自己学习知识后,更要重注实践,尤其是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。
为了帮助内蒙古专升本考生更好地备考,我们特别提供了备考资料0元领取的福利!考生们可以点击领取专升本英语·寒假精准刷题大作战第一关和专升本语文·考前刷题大作战第二关,库课网校持续为考生们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源和实战练习,助你轻松攻克内蒙古专升本考试的难关。